這里的 IP 防護等級試驗產品既包含用于檢測產品防護能力的試驗設備,也包括待檢測且需匹配對應防護等級的終端產品,兩者選擇邏輯不同,下面分別給出針對性選擇方法:
-
選擇 IP 防護等級試驗設備(試具 / 試驗裝置)
-
匹配目標防護等級:先明確要檢測的 IP 等級,再對應選試具。比如測 IP1X - IP4X 的固體異物防護,就選對應規格試具,像 IP2X 用手指試具、IP4X 用 1.0mm 鋼絲試具;測 IP5X - IP6X 防塵等級,需搭配防塵罩或沙塵箱這類輔助試具;測防水的話,IPX1 選垂直滴水裝置,IPX7 用浸水試驗裝置,IPX9K 則要選高溫高壓噴淋試驗設備。
-
保障試具質量精度:材質上優先選不銹鋼、高強度塑料等耐用材質,避免測試中變形影響結果,比如用于工業高頻測試的試具,耐磨材質能延長使用壽命;同時要關注加工精度,像探棒的直徑公差、噴淋裝置的角度精度等,高精度試具才能精準模擬實際異物侵入或水流沖擊場景。
-
結合測試場景與兼容性:若測試車載、工業設備,試具需適配高低溫、振動等復合環境,比如能放入環境試驗箱的小型化試具;若測試大型戶外設備,要選可拆分或支持現場測試的試驗裝置。另外,需確認試具是否兼容行業專屬標準,如汽車領域測試用的試具要適配 ISO 16750 標準。
-
考量品牌與性價比:優先選口碑好的品牌,這類產品通常符合 IEC 60529、GB/T 4208 等基礎標準,且售后有保障。同時結合測試頻次和預算,普通實驗室選常規標準款即可,高頻次、高要求的檢測機構可側重選穩定性更強的**款,避免過度追求高價設備造成浪費。
-
選擇待檢測的 IP 防護等級終端產品
-
依據使用環境定防護強度:室內清潔環境的產品,如普通辦公電腦,IP20 即可滿足防手指觸碰的基礎防護;粉塵多的工業車間設備,需至少 IP5X 防塵等級;戶外的路燈、攝像頭,要選 IP65 及以上應對風沙雨水;汽車發動機艙部件、食品加工設備,因常面臨高壓清洗,需 IP69K 等級。
-
貼合產品功能與場景需求:消費電子如手機,兼顧日常防塵和偶爾浸水,IP67 或 IP68 是主流;水下攝像機需長期浸水,優先 IP68;醫療設備如呼吸機,既要 IP6X 防塵防藥粉侵入,還需適配清洗場景的防水等級;家用電器如洗碗機,IPX4 - IPX5 的防濺、防噴水等級就能適配使用場景。
-
遵循行業法規與標準:醫療設備必須符合 YY 0505,同時滿足 IP6X 以上防塵;汽車零部件需契合 ISO 20653;食品加工設備要遵循 DIN 40050 - 9,通常需 IP69K 等級,避免因等級不達標無法通過行業認證。
-
平衡防護等級與成本:更高防護等級意味著密封設計更復雜、材料成本更高。比如普通家用臺燈無需追求 IP67,IP54 已足夠,過高等級會增加售價;而核心工業傳感器若為控制成本選低等級,可能因粉塵侵入導致故障,反而增加后期維修成本,需按需精準選擇。